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陈一峰(大容山人)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谈中国画的“写意”特征

2013-12-20 16:21:28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陈一峰 
A-A+

  中国画有独特的绘画观、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,它是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“精而造疏,简而意足”是中国画的审美原则。清方薰云:“李(成)、范(宽)笔墨稠秘,王(洽)、米(芾)笔墨疏落,各极其趣,不以多寡论也。画法之妙,人各意会而造境”。概括来说,中国画主要的艺术审美意识形态,就是“写意”。追求“象”外之“意”,画外之境。“写意”特征有许多方面,本文主要针对“重神轻形”、“重意轻象”、“气骨风韵”、“笔墨与意境”等四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。

  一.重神轻形

  在中国绘画的初始阶段,古代画论许多是注重“形”的,《尔雅》云:“画,形也。”谢赫的六法论有“应物象形”一说,宗炳《画山水序》也有“以形写形”之说。但历史证明,追求“神似”是中国古代画论和实践中的主流。在中国古代哲学对“形神论”的论争中,何为“质”?何为“用”?庄子的形神观无疑对中国画“神似论”、“重神轻形”说有很大影响。他说“精神生于道,形本生于精,而万物以形相生”。 “道”是先天而生的本原,在庄子看来,“神”是与天地并生,产生于“道”的,而“形”则生于精神。《庄子·刻意》中说:“精神四达并流,无所不极,上际于天,下蟠于物,化育万物,不可为象”,他强调要重视“神”。在庄子看来,“神”是化育万物的。可见庄子的形神观是以“神”为质,以“形”为用。

  “形神论”作为哲学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,肯定会影响其它意识形态,特别是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画,其“写意”特征自然也是以“神”为质,“形”为用。表现人物的“形”,没有“神”,不管如何“惟妙惟肖”也很难生气郁勃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说:“画西施之面,美而不可悦,规孟贲之目,大而不可畏,君形者亡焉”,“君形者,精神也”。可见“悦”和“畏”之“神”比之貌美和眼大之“形”重要。

  宋陈郁《藏一话腴》对重神的目的论述得更为切要:“盖写形不难,写心惟难。……盖写其形,必传其神,传其神,必写其心”。“君子小人,貌同心异,贵贱忠恶,奚自而别?形虽似何益?故曰写心为难。”可见“神”重于“形”。苏轼在一首诗中说:“论画以形似,见与儿童邻。作诗必此诗,定非知诗人”。强调精神的重要。

  元人在宋人的基础上发展了重“神”轻“形”的观念,汤(厚)在《画鉴》中直截了当地提出,绘画应该“以意写之,不在迹象”。“意”主要指画家主观的意趣,情意。“意”与宋人讲的“神会”通,更强调了意象审美的主观作用。

  元倪瓒的形神观也是以“神”为质,以“形”所用。他在《清秘阁遗稿》中说:“仆之所谓画者,不过逸笔草草,至求形似,聊以自误耳”。“不求形似”说明画家能够不滞于“物”,遗物之“形”,取物之“神”。

  随着“意”的概念提出,扩大了“神”的内涵。到了明代,如沈周《题画》说:“但写生之道,贵在意到情适,非拘拘于形之间者”。徐渭《徐文长三集》则提出:“不求形似求生韵,根拔皆吾五指栽。”其中“意”、“情”、“韵”都是“神”的衍发,都比“形”重要。

  清石涛强调“画必似之山必怪”,郑板桥提出了“画到神情飘没处,更无真相有真魂”。概括来说,中国画“写意”特征之一的“重神轻形”正是传统哲学上“形神论”的衍发产物。从而创造出“意似”、“不似之似”,并由“神”衍生出“意”,从写“神”到写“意”,从轻“形”到重客体的“神”,再到重主体的“神”和“意”的写意表现方式”。

  二.重意轻象

  “写意”既是中国画的绘画观,又是创作方法。写“神”固然重要,但它未必超出审美客体本身。而创作主体的“意”从审美、构思、造形、情感思想等都可贯穿在表现的过程中。中国画写意也就是以“意”造“意”。“意”是手段也是目的。

  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’。然则圣人之意,其不可见乎?子曰:‘圣人立象以尽意,设卦以尽情伪,系辞焉以尽其言。’……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,而拟诸其形容,象其物宜,是故谓之象”。可见“意”与“象”的关系不可分离,言不能尽意,要靠立“象”来尽“意”。因此,“象”又可称之为“意象”。“言”、“象”都是手段,“得意”才是目的。

  中国画关于“意”、“象”的观念是十分独特而深刻的。张彦远在《历代名画记》说:“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”。清人方薰《山静居画论》说:“古人作画,意在笔先……未画时,意象经营,先具胸中丘壑,落笔自然神速”。都强调要“意象经营,作画即写“意”。

  中国画重“意”是受道家的影响,以“意”为本,以“象”为末,重“意”轻“象”。因为“象”相对于“意”来说是有“形”的。“形”与“质”之间,“质”总是超越“形”的。“意”除了指画家的主观意志、情感,还指神似、意趣、韵味等。米芾说自己作画“意似便已”。苏东坡说:“巧者以意绘画”。欧阳修亦说:“画意不画形”。中国画要创造具有“意”(主观)特征的“象”。而不是客观的“象”。清人查礼在《画梅题跋》说:“画梅不要像,像则失之刻。要不到,到则失之描。不像之像有神,不到之到有意”。“不到之到”应与“不似之似”通,道出了“写意”的根本。

  “精而造疏,简而意足”,可以说是中国画的审美原则,汉《淮南子》:“谨毛而失貌”。唐《历代名画记》:“精之为病也,而成谨细”。中国画反对“历历俱足,以精细为忌,重视写“意”,追求“不到之到”、“不足之足”、“不似之似”、“以意绘画”、“画意不画形”。写“意”作为中国画最主要表现手段和创作方法与道家哲学分不开,因此确立了以“意”为本,以“象”为未的观念,重“意”轻“象”是其观念的独特的审美特征。

  三.气骨风韵

  相对于“形”、“象”,“气”与“韵”都是抽象的概念。先谈“气”,气有常识属性和哲学属性,从哲学属性来说,宇宙天地是有生命的,自然界物质的运动、变化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有“气”的作用,老子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。冲气即阴阳相交之“气”,也即“天地之气”。“气”又有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,孟子认为“夫志,气之帅也;气,体之充也”。“志一则动气,气一则动志也。今夫蹶者趋者,是气也,而反动其心”。认为“气”既属身体,也受心志支配,故其变化会影响到“心志”。因此,孟子又提出了养气说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…….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”。“浩然之气”就是一种来自个人修养的精神,“善养”,就会“塞于天地之间。”

  “气”有清浊之分,画如其人,人如其画,故“气”亦可知品格之高低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,“……宇宙生气,气有涯根,清扬者薄靡而为天,重浊者凝滞而为地”。提出了清者为天,浊者为地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“烦气为虫,精气为人”。审“气”可知高下也。

  老子说“大象无形”,如果可理解为大象即“意象”,“形”为常形,故可解为“意象”无“常形”,主观之“象”非客观之“形”,相对“隐意”来说“象”是“显象”。是可视的“象”,宋代张载在《正蒙·乾称》中说:“凡可状皆有也,凡有皆象也,凡象皆气也”。强调中国画作为可视之“象”,自然离不开“气”。

  从以上看,“气”对中国画“写意”极其重要,包括了对精神境界、品格、意象的影响。“气”的获得,有赖于画家的阅历,修养及其功力。恽寿平说:“以毫素骋发激宏郁积,不平之气”,就是指“精与气偕”的“气”与“神”的统一。中国画家出于精神的需要,通过笔墨表现自己感情。如元僧觉隐就说:“吾尝以喜气写兰,怒气画竹”。这说明了“气”能体现出画家的创作状态。

  中国画写意注重“写”,中锋用笔,追求笔墨的沉雄有力,沈宗骞曾说:“昔人谓笔能扛鼎,言其气之沉着也。凡下笔当以气为主,气到便是力到”。笔随“气”运,“气”与神通,神通则意达。“意”的贯通,也即“气”的贯通,“笔周意内”,使“笔”不失序,笔笔相生,遂能一气呵成。正如郭若虚所说:“夫内自足,然后神闲气空”。“内”即概括为“气”,“气”自足,方能“思不竭,而笔不闲”。“气”的品格不仅能体现“象”的“神”与“意”,“气”也直接影响作画状态和过程。

  谢赫《六法》谓:“气韵生动”。“气”是指精神本质,与神是同一个意思。“韵”指“风韵”、“韵度”等意思,“气”与“韵”都是内在的。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说:“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,须神韵而后全,若气韵不周,空陈形似,谓非妙也”。最早把“气韵”分开的是唐末荆浩,他在《笔法记》提出:“一曰气,二曰韵,……. ”。他对“韵”的说明是:“韵者,隐迹立形,备仪不俗”。“隐迹”就是隐去笔墨痕迹,所谓“隐”就是求得笔墨含蓄。笔墨含蓄说明了“韵”与它的本意“音韵”一样具有抽象的意义。

  王渔洋说:“有韵则生,无韵则死;有韵则雅,无韵则俗;有韵则响,无韵则沉;有韵则远,无韵则局。”何为“韵”?宋范温更直截了当地说:“有余意之谓韵”。其“意”充满了想象的空间,这给中国画“写意”探索很大的启示。

  清人董(啟)说:“画贵有神韵,有气魄,皆从虚灵中来,…… ”。中国画写意多追求空灵,“神韵”、“气魄”皆“意”也,“意”到可以笔不到,其“韵”更令人寻味。

  中国画的运笔在于长短、轻重、疾徐,似断非断,干、湿、浓、淡等等互相转换变化,形成的运动感、节奏感,在一定的条件下传达出画家的“意”,便可表现一种审美语言——韵律。“韵”是由笔墨表现一定“意象”的生动的“意趣”、“意味”。

  韵格的高低在中国画写意的实践中,犹如张庚《浦山论画》说:“气韵有发于墨者,有发于笔者,有发于意者,有发于无意者。发于无意者为上,发于意者次之,发于墨者下矣。何谓发乎墨者?既就轮廓以墨点染渲晕而成者是也。何谓发于笔者?干笔皴擦力透而光自浮者是也。何渭发于意者?走笔运墨我欲如是而得如是,若疏密,多寡,浓淡,干润,各所其当是也。何谓发乎无意者?当其凝神注想,流盼运腕,初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之也。谓之为足实则未足,谓之未足则又无可增加,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,盖天机之勃露也。然唯静能先知之,稍迟未有不汩于意而没于笔墨者。”画家虽“凝神注想”然下笔却“初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”。想的与画出来的不一样,“意象机趣”有很大的偶然性,笔笔相生,随机应变,“意趣”天成,“韵味”天成。

  四.笔墨与意境

  李可染说:“笔墨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”。“笔”通常指勾、勒、擦、点等笔法以及下笔轻重、疾徐、曲直等变化,“墨”通常指烘、染、破、积、泼等墨法以及干、湿、浓、淡等变化。中国画写意的笔墨最简单具体的操作就是一个“写”字。“聊写胸中之逸气”,意味着“写”可以达到包括了以上所有的变化。荆浩说:“笔者,虽依法则,运转变通,不质不形,如飞如动”。“墨者,高低晕淡,品物浅深,文采自然,以非用笔”。“笔者”正好和“气”相应,“墨者”正好与“韵”相应。“一画”,“一笔”,即有笔有墨,有神有形,有气有韵,有意有境。

  中国画历来讲“书画同源”。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明确记载的最早吸收书法用笔于绘画的是陆探微,后有张僧繇,“依卫夫人《笔陈图》,一点一画,别是一巧”。之后,吴道子亦“援笔法于张旭”。张彦远还说:“骨气,形似,本于立意,而归于用笔”。

  中国的书法与画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,所用的纸、笔、墨等。特别是中国画写意,重在“写”字,与“描”线法不同,用笔直“写”上去,表现出来的粗细刚柔、雄浑豪放、秀逸优美、平正奇险,无不与书法通。

  北宋郭熙、郭思《林泉高致》说:“故谓王右军喜鹅,意在取其转项如人之执笔转腕以结字,此正与论画用笔同。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,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”。南宋赵希鹄也说:“书之藏锋在乎执笔沉着痛快。人能知善书执笔之法,则知名画无笔迹之说,故古人如孙太古,今人如米元璋,善书必能画,善画必能书,书画一事尔”。都阐明了书与画许多相通的地方,一样追求用笔自如不滞,沉着含蓄等。明李日华《紫桃轩杂缀》:“余尝泛论学画必在能书,方知用笔”。清郑板桥谈画竹时说得更明白:“书法有行款,竹更要有行款;书法有浓淡,竹更要有浓淡;书法有疏密,竹更有疏密”。他甚至毫不隐讳地承认自己画竹学自黄庭坚的书法,书法里的干湿、浓淡、疏密的笔墨元素都构成了丰富的笔墨表现语言。

  笔墨上“写”的功能,除了写“形”和“象”外,更重要的是甚至体现在写“神”、“气”、“韵”、“意”、“意境”等。就中国画写意来说,意与境是独特的审美范畴,也是独特的创作思维。清张庾《浦山论画》:“扬子云曰‘书,心画也。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’。画与书一源,亦心画也”。也就是说,书法的用笔与主观内心有关系,表现出来的形状可以分辨其品格的正邪,画亦一样。清吴历《垦井画跋》:”大都如草书,惟写胸中逸趣耳”。

  写心,写胸中逸趣,自然与“心”、“意”、“意境”分不开。相对于“意”来说,“意境”是一个更高一层的概念,是“意”与“境”两个概念的结合,在意境的构成上,涉及了“意”与“境”或“情”与“景”两个方面,“意造境生”,令“山性即我性,山情即我情”。同时,还要“意远”,“意深”。体现出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的高度,让人寻味无穷。清恽寿平《瓯香馆集》对“意境”作了较具体的解释:“意贵乎远,不静不远也。境贵乎深,不曲不深也”。李可染《谈学山水画》里说:“意境是艺术的灵魂,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,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,经过高度艺术加工,达到情景交融,借景抒情,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,诗的境界,就叫做意境”。但我觉得还是清方薰《心静居画论》说的更好:“意造境生,不容不巧为屈折,气关体局,须当出于自然。故笔到而墨不必胶,意在而法不必胜。又说:“境异乎诗境。….. 惟诗有不能状之类,则画能见之”。境更多是主观创造的,是心生意境(审美高度)才能达成的。当然,作为不同的艺术来说,诗是文字的,抽象的,而中国画写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表现空间,应该追求和表现主体主观的“心”与“意”以达到了更高意境的审美层次。

  综上述,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画“写意”始终与中国传统哲学,特别是老庄之道契合紧密,“道”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,如老子的“大象无形”、“大音希声”、“大巧若拙”、“见素抱朴”、“惟恍惟惚”等。有了道,才有了中国画“写意”。中国画“写意”特征之所以“重神轻形”、“重意轻象”、“气骨丰韵”以及讲求“笔墨与境界”,皆因艺术是心灵和精神的产物,如苏东坡《跋素少游书》说:“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”。象老子一样明白“道”、“象帝之先”、“先天地而生”、“天法道”而有万物,然后“明道若昧”、“得意忘形”,终达“心无所滞”、“笔无所滞”的如来之境。

陈一峰 2010年2月7日于北京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陈一峰(大容山人)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