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认为,“气”为“至精之宝”,有真气、元气之说。“气”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,万物皆有生命,都是天地阴阳二气的造化,故人之行为、举止、喜好莫不与“气”息息相关。“气”乃形色之本,察之可见贤愚;“气”又有心性的指标作用,由人之“气”能看出人的性格优劣与品德高下。绘画亦然,画如其人,故余观画,乃察其“气”,自得其高下也。
“气”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性,犹如蕴藏于石中之玉,又如沙堆里的金子,还如黑暗里的光亮。“气”蕴藏在笔墨之中,在画面整体之中,使作品充满生机和精神。形是具体的、物质的;“气”是抽象的、精神的。“气”蕴含于形之中,形因此而具元神。气生则神灵,气顺则神通,气清则神静。笔墨御“气”而行,可以变得圆融浑厚,从而使画面充满生命力。得此道者,不会因局部的得失而泄气,也不因旁人的好恶而影响其心神。气吞万象,有容乃大。
画乃心之声,观之而知其善恶。气如神,驰之则达如来之境。真正有修养的画家,善于掌握工具和技巧,善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精神。
形不过是一种器,一种媒介,是表现画家主体精神的一种载体。“形”的真实或许能表现“象”的美丑,但气韵通达才能赋予作品生命,产生神逸之境。一个有修养的中国画家,最重要的不是表现形色,而是画面神气的把握,表现自己的品格和境界。气宽可包罗万象,气和可圆融含蓄、耐人寻味,气刚则充满激情和张力,气清正则表现其品格境界的高逸。
每每画里的“气”与人通,人之呼吸,因人而异,快慢不一,强弱有别。辨识画里“气”的深浅,品鉴其用笔或形色的浮躁或宁静,便可知作者的品性善恶与修养高低。笔气通达,圆融舒和,画即蕴含勃勃生机;反之,如笔气急促,断续浮躁,则画必有病。
得道者必修身练气,相对于画面上的形色,笔墨气韵才是辨别画品高低之根本,其不为形色所拘,随机生发,随心所欲,一气呵成,名为写形,实为写气,惟恍惟惚,似与不似,不拘其形之精细,只求气之通达。气无声无形,然善其道者,则可闻其呼吸,见其往复。
纵观古今,画品高者,则其能养气御气也。为利欲所趋者,必心浮气躁,哗众于技巧,取宠于形色,不足论也。
(陈一峰 惠州学院美术系教授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